雷佳博士毕业音乐会:回归音乐“初心” 唱出时代“韵味”
日期:2017-06-20  作者: 来源:  浏览量:0

中国娱乐网讯 100多分钟演唱、17首中外作品、无任何扩音设备辅助,雷佳博士毕业音乐会在北京落幕。回归“学生身份”的雷佳,抛弃了其他身份的光环,怀揣音乐“初心”,完成了这场音乐道路上的“大考”。

雷佳博士毕业音乐会 (1)

既是考试,自有难度。雷佳这场“自命题”音乐会横贯古今、融通中外,可以说难度颇大。音乐会共分四部分,曲目设置也别有讲究:艺术歌曲及古曲、外国作品、中国歌剧选段、新时期创作歌曲。四部分既是雷佳音乐的营养来源,也是“中国歌唱艺术”从古至今实践和发展的时代演变。

艺术歌曲及古曲部分,《渔翁》《杏花天影》《阳关三叠》题材横跨清、宋、唐,每首作品都有着自身鲜明的历史关照,但本质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纯粹流露:对自然美和人格美的追求和表达,考验着歌手对于传统唱法的把握。雷佳在此部分,集中展现的是纯粹民族唱法与古风意境的融合,传递出中国民族唱法扎根于千年历史的鲜明导向。

外国作品选段,《阿利路亚》《你们可知道》《为艺术为爱情》都是国外音乐的名篇。经典之作中外都有,洋为中用的前提是先要对“他山之石”有所了解甚至精通。这些来自莫扎特、普契尼的作品,尽管在乐迷心中耳熟能详,但能完美驾驭并非易事。雷佳在演绎这些作品时,一个基本的遵循还是扎根于外国声乐、戏剧的表达方式,在技巧和情感上,都展现出对于国外经典作品的深刻理解。

经典古曲与洋乐的兼收并蓄,是中国歌剧选段想要表达的艺术态度。那些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(多为八九十年代)的经典歌剧作品,亦是当时中国民族音乐在改革意识指引下的优秀成果。《啊!我的虎子哥》《白日飞升》《秦生啊,你还好吗?》《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》《恨是高山仇似海》,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生人的雷佳而言,应该也是她音乐道路上的重要营养来源。所以这部分也多有致敬的味道。

然而对原作最大化的致敬,就是歌者将自己的声音特色、理解和技巧毫无保留的融入原作,从而让原作在时间的永恒流逝中得到全新生命力的不断加注。雷佳在演绎这些作品时,投入了对作品更多新的、符合时代审美的理解。她的行腔、吐字、音色、风格,都努力在经典和现代之间,寻找平衡点。譬如歌剧《白毛女》的选段《恨是高山仇似海》,雷佳在多个不同场合都演唱过,但此次她做了更适合当晚演出心情和氛围的改变,让经典又一次以雷佳的方式重焕生机。

新时期创作歌曲部分,有着诸多雷佳音乐道路上老师和榜样们的作品,比如《乡愁》《在希望的田野上》等。这些作品反映的是新时代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阶段性成果——将中外唱法融合、将多种戏曲唱法与民族唱法融合,这在当时颇有“集大成”之势。雷佳在重绎这些作品时,也透露出融会贯通之态:民族、通俗、美声三种唱法兼收并蓄,运用自如;对经典的还原与自我创新熔于一炉,因情而感。这些时代经典因此多了份“雷佳韵味”。

雷佳博士毕业音乐会 (2)

以情带声,自然流露出不同唱法,才能获得独特韵味。在中国几千年艺术创作中,这几乎是最高层次的追求,也成为如同雷佳一样,在技巧已经几无挑剔的艺术家所最终追求的目标。从这个角度讲,雷佳的毕业“大考”考得重点并不是技巧,而是韵味。而雷佳通过四章节作品的演绎,事实上已经体现出她对中国作品、中国唱法和中国韵味的艺术理解。她在向时代经典致敬的同时,亦唱出了具有自我特色的新时代韵味。

而歌曲韵味的营造,亦需歌手要心思恪纯的专注。演出中,作品与作品之间,雷佳总会停留10到20秒不等的间隙,去切换自己的音乐角色,准备好下一首歌的情感节奏,似乎没有准备好她就不会匆忙开始下一首歌。这也体现出她对于音乐的尊重、甚至敬畏。

台上是台下艺术精神的缩影,在浮躁的艺术时代中,雷佳能保有这份敬畏音乐的“初心”,其实更难能可贵。

雷佳博士毕业音乐会 (3)

雷佳博士毕业音乐会 (4)